挥散不去的氰化物阴云
日期:2016/1/11
2015年12月下旬CFDA网站发布简讯:接FDA通报后,在天津天药出口美国同批原料药外包装检出痕量氰化物。这一简讯中既没有说明氰化物的来源,也没有列举采取的措施,好像美国人少见多怪,没见过氰化物一样。
而FDA的警讯就直白多了,直接警示天津市爆炸对药品运输的潜在污染,指明污染风险是“from Explosions in Tianjin City”。美国是一个氰化物“过敏”的国家,1982年美国强生公司泰诺胶囊被人为投毒,含有氰化物的药品导致多人死亡并轰动一时,所以FDA的反应尽管略显强烈但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则有“毒不怕”的觉悟,爆炸现场储存的700多吨氰化物到底回收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分布范围有多大,对周边饮水、食品、环境的影响有多大统统不得而知,如果FDA不闹腾这一下,我们可能连现场当时炸的是什么都不关注了。
时隔四个多月,距离爆炸点30公里的天药药业外包装中还能检出痕量氰化物,可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爆炸周边区域的人民仍然被笼罩在氰化物的“阴云”之下。这时候才发现事故的调查报告居然还没出来,有关部门回应调查时限问题表示,“事故调查的法定期限为四个月,但技术鉴定的时间不计算在内”。嗯,这个回答制药人最懂:XX的审评期限是90天,但你排队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原料药的外包装无非是纸板桶或者纸箱等,而药厂通常是外购包材,鉴于CFDA通告的信息有限,只能猜测氰化物是包材本身附带的可能性较低,更大的可能是生产包装过程中带入。假设官方09月公布的环境监测结果属实,在事发地警戒区外环境空气及警戒区周边500-1000m区域内采集样品14个,氰化氢等污染物均未检出。那只能理解成原料药外包装是被检出但达标的地表水、地下水给连累了,你一定要相信,虽然纸箱不用水洗,但你的包装设备总是用水洗的吧,勉强算是个间接接触把。CFDA说采取措施确保出厂药品不被污染,深的太极拳精髓,我们不污染药品,我们只污染外包装。
信息来源:蒲公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