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医药的HLI药房托管模式
日期:2016/1/11
在医药分家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未出具体政策的当前环境下,如何另药品经营企业与医院合作实现药房托管,是众多企业都关注的话题,日前,华润医药就分享了他们的药房托管模式,其核心就是借助智能药房的启动,实现HLI药房托管模式。
据了解,华润医药的“智能药房”启动于2013年7月,其方式是运用庞大的自动配药系统,把近千种药物在“自动贩卖机”里实现分配。一旦电子处方由医院医生开具,药品按所需剂量“吐出”,同处方的多药品被自动打包,贴好名字及服用医嘱等,再由传送带送至药剂师手里。药剂师不再人手执药,而是稳坐取药窗前,核对处方无误后,交药并向患者交代用药须知——整个流程用时不超过7秒。患者只需5分钟即可拿到药,节省排队时间。
自“智能药房”启用以来,华润医药的医院药品智能一体化(HLI)项目就被全面启动,如今,华润医药的HLI服务模式一路攻城掠地,在全国100多家医院铺展开来,并成功延伸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HLT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其实早在2009年,华润医药就发挥企业“ERP”和“WMS”软件自有源代码优势,与北京天坛医院进行了首例“医药物流延伸服务”合作,将现代物流管理WMS系统与医院HIS系统对接,形成了完整的“H-WMS”服务系统,从而将医药商业企业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能力延伸到医院药库,为HLT的模式创新奠定了基础。
3年后,即2012年,华润医药在研究我国医药行业竞争发展趋势及国际医药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对目前传统医药医疗间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进行解剖分析,敏锐感知并创造挖掘出新型医商价值链关系,在原有物流延伸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医院药品物流智能一体化服务模式,即HLI(Hospital Logistics Intelligence)。由华润医药投资并帮助下游医院客户对其药库、门诊/急诊药房、病区药房等药事管理相关部分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与医院HIS信息系统的全面对接,从而获得医院药品的更大份额,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降低占用资金及成本,并使药物物流末端从原来的医院药库延伸至医院门诊、住院部和病患者,使原本的消极隐性资金成本转变为积极的显性价值性投入,重塑医药-医疗服务模式,形成医院药品供应链的全程解决方案。
在HLT模式应用前,华润医药与医院药库的库存不能共享,医院需要大量备货,因计划不周,经常造成积压或脱销断档。HLT模式应用后,华润医药的库存与医院库存得以资源共享,华润医药根据医院15天的药品消耗量设定属于该医院的虚拟库存,虚拟库存量以内的药品优先保证该医院的供应,医院库存得到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实现了零库存管理。华润医药承诺正常采购订单在8小时内药品送到指定药房,紧急采购订单2小时内药品送到指定药房。
医院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HIS和华润医药独立的物流管理系统WMS在过去也是互不链接的。HLT实施过程中,华润医药利用自主研发的H-WMS系统建立信息化集成平台,实现了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医院可以自动生成采购计划,网上发送订单,物流配送信息自动下载,自动盘点库存、自动补货等。同时,医生处方通过集成平台自动传输到门诊发药机等自动化设备上,自动发药、自动摆药。华润医药还提供增值服务信息支持,实现医院对患者的用药咨询和药学管理。
华润医药还可以与医院共同进行药库、药房和住院病区的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化管理。在智能药库,采用现代物流拣选设备,实现条码扫描快速上架和智能拣选出库,以及药品批号管理和有效期预警;同时采用先进的自动发药设备,处方信息实时传递到门诊系统,系统根据信息自动调剂,取消人工找药环节。在智能病区,自动化摆药设备代替了护士人工摆药;静脉配液中心智能化配液代替了护士手工配液操作;智能药柜和智能配药车解决了病区特殊药品和临时用药的问题。
华润医药的HLI服务模式目前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实施。效果如何?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7分钟——对患者而言,最明显直观的感受莫过于发药速度的显著加快。数据显示,他们在门诊药房取药的时间从原来的30-40分钟降至7分钟以内,就医体验大幅改善。
40%——在北京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物流一体化使医院用于药品库存的资金占用减少了40%;品种由300种增加到699种;药房员工人数减少了40%;原来药品盘点需要半天,现在只需十几分钟,账货相符率达到100%。
4倍——2013年,通过HLI服务模式,华润医药商业在医疗市场的发展空间得以不断扩大。其中华润广东医药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年销售份额实现跨越式增长,回款缩短两个月,相当于增加2个百分点毛利。同样的运营资本可支持4倍以上的销售收入,实现了不依赖集团增加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商业业务的规模增长,亦使得华润医药稳坐全国医药流通行业第二把交椅。
信息来源:安徽医药新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