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力争在六个方面有突破
日期:2016/3/28
3月24日,2016年全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医药工作取得的成绩,通报了去年全市中医药服务运行情况,并就今年的中医药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医药工作取得的成绩:
五年来,我市在国内率先设立中医服务专项财政补助,2015年拨付超过4000万元;获批设立浙江省首个地市级中医药管理局。
所有公立中医医院全部实施以药品零差价(中药饮片除外)销售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药养医现象逐步改善。
80%的中医医院进行了迁建或改扩建,总投资额高达近25亿元。
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100%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提供中医药服务。5个县(市)区获批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市中医院全面托管宁海县中医院,成立了首个区域中医医联体。
建设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一批中医名科,拥有了以钟一棠、王晖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医名家,成立了4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
编纂出版了《宁波中医药文化史》和《宁波市中医药文化志》,8个传统医药项目被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董氏儿科被列入国家级非遗,3家单位获批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还开通了“宁波中医”官方微信公众号。
☞2016年我市中医药工作重点在六个方面下功夫有突破:
在服务内涵上,更加注重个性化、精准化健康服务的不断提升。在解决慢性病、肿瘤、传染病、保孕保育等重大健康问题的防、治、保、康等实战能力上有所突破。
在服务效果上,更加注重服务品质品牌的不断提升。在推进中医医院要有专科,专科要有专家,专家要有专技,专技要有专药,专药要治专病上有所突破。
在服务模式上,更加注重中西医融合发展的不断提升。中西医并重,将中医药融入家庭、预防、保健、养生、旅游、文化、体育、产业,在完善医生围着病人转、给病人提供预防、保健、诊疗、康复等综合一体化服务模式上有突破。
在服务继创上,更加注重在继承基础上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以继承为前提条件,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在中医药的科技创新上,在中医药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上有所突破。
在服务理念上,更加注重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播的不断提升。在中医药各大流派、传统专科项目挖掘整理上有所突破。
在服务机制上,更加注重中医药服务获得者得实惠,中医药服务提供者受鼓舞,中医药事业发展可持续等多方共赢机制的不断完善,在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保障机制上有所突破。
信息来源:宁波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