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注重实效 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鄞州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
日期:2016/4/25
2014年底,经由鄞州人民医院牵头,与石碶、中河、钟公庙、潘火、首南、下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横溪中心卫生院、五乡镇卫生院共8家单位组建成立的鄞州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运作,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我区城乡医疗机构纵向分工协作机制,深化了“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内涵。
以“医联体”建设为支撑,加快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30余位专家到基层定期坐诊查房
鄞州人民医院共派出30余名专家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定期开展诊疗服务。其中在有住院服务的石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横溪中心卫生院和五乡镇卫生院,派遣专家常驻病房,开展病区管理、查房和教学活动,全面提升病区收治病人能力。
(专家坐诊)
提高床位利用率,积极开展各项手术
以石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床位利用率从原来的56.5%提升到70%,并开展了包括阑尾切除术、各类疝修补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各类乳房四肢躯干肿块切除术、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及肌肉、肌腱修补术等常见手术。
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加快培养基层人才队伍
两种培训模式,以提高基层综合服务能力
为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综合服务能力,医联体内推出了“全科医师培训班”和“师带徒”两种培训模式。2015年4-10月,持续半年共计100学时的首届医联体全科医生培训班顺利结业。通过系统培训,基层医疗机构20名学员的临床诊疗能力获得了很大提升,第2期培训班也于近期开班。为推送和培养基层骨干力量,“师带徒”这种创新形式首次在我区推广,让基层一些已具备一定能力的医生多了一条学习途径,也进一步加强了基层与上级医院的互动和联系!
(医联体全科医生结业全家福)
(教学查房、理论知识培训、门诊带教)
以“医联体”建设为基础,加快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影像集中诊断
实施影像集中诊断。通过对现有PACS系统全面升级,并进一步实现了区域质控、典型病例库、远程视频教学和会诊、预约、统计分析等功能。
建立会诊中心,检验和病理质控同质化
建立区域心电诊断会诊中心。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卫生专网,在鄞州人民医院建立区域心电诊断会诊中心,并与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对接,为基层医疗机构的疑难心电诊断提供支持。
开展检验和病理质控同质化。医联体成员单位不能开展的检验检查项目和临床病理已经全部纳入鄞州人民医院管理,实行统一接受、检查和发布。
以“医联体”建设为推力,加快建立分级诊疗体系
基层患者可通过平台预约简化就医流程
鄞州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全科签约和分级诊疗服务信息系统已初步建成,经医联体单位试点运行,目前已在全区实施。鄞州人民医院已向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开放所有的预约门诊和预约住院,普通CT、磁共振、普通胃镜检查也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就能通过平台完成预约上级专家号、预约上级医院住院和检查流程,患者按约定的时间直接到上级医院完成收费即可接受诊治、检查或住院,极大的简化了就医流程,真正改善了群众的就医体验。
2015年1-12月份,鄞州人民医院累计下派专家1901人次,医联体内专家门诊共接诊12275人次,B超检查4142人次,放射审片5975人次,病理报告1931份,心电图疑难会诊101人次,检验报告7410份,带教外科手术42例,主任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共100余次,举办培训32场次,接受培训1000人次。
鄞州人民医院医院五乡康复综合病区共收治170名慢病康复患者,其中47%通过双向转诊收治,实际使用床日7359日,真正盘活了五乡镇卫生院原来闲置的病房资源。
一张图告诉大家2016我们正在做的... ...
信息来源:健康鄞州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