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莎4399网址 - js4399金沙导航 (中国)有限公司

 
欢迎您来到宁波市鄞州医药药材有限公司!
 
今天是:2024/7/22 6:34:05
 
宁波市鄞州医药药材有限公司 | 宁波明州医药有限公司
 
查询账号:
登陆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
 
 
 
 
 
国内热点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金莎4399网址 - js4399金沙导航 > 国内热点
 

“极草”神话破灭

日期:2016/5/3

“极草”身份一直在地方和国家食药监管部门的博弈之下,游走于食品、中药饮片或保健品之间,最终难逃“叫停门”

记者 李妍


三年净利润增长30倍,创造300亿元市值神话的“虫草第一股”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381.SH,下称青海春天),今年春天站到生死关头。


停牌两个月后,3月30日,青海春天控股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下称春天药用)的冬虫夏草纯粉片被国家食药总局叫停,该业务收入占青海春天总收入的78.91%,这意味着青海春天将面临主营业务丧失的危局。


4月以来,青海春天已发布11则公告。原定4月12日举行的投资者和媒体说明会也被延期。一位接近青海春天的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青海春天正倾尽全力挽救危局,未来如何不可预估。


4月5日,青海春天曾紧急调整经营策略,将其控股股东西藏荣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西藏荣恩)的全资子公司三普药业有限公司(下称三普药业)生产的虫草五味颗粒等六种以冬虫夏草为原料的药品全国总经销权,授权给春天药用。“这是拆东墙补西墙,内部资产调整没有增量,而且三普药业主营业务连续亏损,显然不能缓解青海春天主营业务丧失的压力。”一位投资机构负责人对财新记者表示。


4月15日,青海春天“二度自救”,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为由,自4月18日起预计停牌不超过一个月。“通过重组并购注入较好的新资产,用上市公司并表方式挽救二级市场。”上述投资机构负责人认为,这一方式只是缓兵之计,真正实现的难度很大,“寻找好的标的需要经过尽职调查、评估等过程,难解燃眉之急”。


从2009年问世至今,青海春天先后经历“身份门”“超标门”“叫停门”等多轮争议,也曾创造业绩神话——“极草”牌28克装“至尊含片”售价高达29888元,一克1054元,超过黄金价格3倍;三年净利润增长30倍,从2011年的1159.61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3.66亿元;2014年9月,借壳上市成为“虫草第一股”,股价最高冲上50元顶峰,总市值超300亿元。


青海春天的虫草销售神迹背后,是青海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以及资本市场的盲目助攻,加上运用类似脑白金、哈药狂轰乱炸式的广告营销,短期快速拉动销量。“极草”身份一直在地方和国家食药监管部门的博弈之下,游走于食品、中药饮片或保健品之间,最终难逃“叫停门”。如若重组无望,等待青海春天的必是市值崩塌,存货高居的旗下600余家直营店和经销商也难逃厄运。


暴利之草


在改革开放以前,冬虫夏草只是与人参、鹿茸被视为“中药三宝”,每公斤售价20元左右。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人参、鹿茸实现人工养殖,野生的冬虫夏草被冠以“珍贵滋补药材”的名头,在“濒危稀有”和“抗癌免疫”的招牌下快速升值,市价高达每公斤70万元,是黄金的3倍,被称为“软黄金”。


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一直备受争议。在“极草”的宣传语中,“近半个多世纪被西方广为研究,数个抗癌、调节免疫的药物来源于冬虫夏草”打动了无数养生爱好者。但实际上,冬虫夏草属于幼虫与真菌的结合体,其主要有效成分核苷和单糖,几乎等同于普通菌类蘑菇的成分含量。


冬虫夏草中含有的微量“虫草素”多被宣传为具有“抗癌免疫抗衰老”神效,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院冬虫夏草研究室主任李玉玲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称,“虫草素”在天然虫草中的含量极低且不属于有效成分,只在人工虫草制品中含量较高。“虫草素”属于抗生素范畴,但其具体药效,医学界并无定论。


不计药效如何,冬虫夏草已演变为礼品市场的“硬通货”,甚至具有“货币流通”功能。其卖点是濒危、野生、阴阳同补、常年食用,这是其他中药补药都不具备的。“冬虫夏草在礼品市场中的角色,包括可以回收、流通,这大概也让这个行业似乎带有原罪。”上述接近青海春天的人士表示。


冬虫夏草是什么,是否有药效,有的投资人认为并不重要。一位青海春天投资人对财新记者称:“只要公众相信,冬虫夏草具备保健功能和特殊功效,而且它具有稀缺性,其定价也是针对少数人诉求,这就是公司价值,题材渲染给予了资本做多的理由。”


但另一家投资机构负责人持相反观点。他认为,冬虫夏草的药效从古至今没有明确验证和定论,这是硬伤,广告营销建立在“沙丘”之上,通过一轮轮融资的击鼓传花,来放大营销对销量及资本的拉动效应,“早晚会塌的,就像当年的中华鳖精”。


2014年9月,青海春天以“虫草第一股”的身份亮相资本市场,受到多家投资机构的追捧。齐鲁证券研报称,“冬虫夏草市场容量约360亿元,近四年复合增速达到16%,冬虫夏草有固定的保有量,其未来的行业增长主要来自价格提升以及深加工占比提升带来的结构升级,而青海春天是目前市场上惟一纯正冬虫夏草标的,也是冬虫夏草惟一原料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所谓深加工,是指青海春天所宣称的技术创新带来“含着吃”的新办法,以加强冬虫夏草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有冬虫夏草原草供应商对财新记者表示,“含着吃”的背后是高额利润做局。“冬虫夏草的价格差很大,虫越大越完整分量越足,就越贵。”中药材天地网显示,目前青海市场1千克2000条的大虫采购价格达到186元/克,1千克3000-3500条的采购价格为100-116元/克,而破碎非完整的采购价格仅68元/克,价差数倍。


青海春天的片剂原料只需要冬虫夏草的碎末。“青海春天大量采购的成本更低,大概50元/克。”上述供应商透露,而其“极草”牌28克装的“至尊含片”售价高达29888元,一克1054元。“制成片剂的成本很低,辅料主要就是小麦,经过磨粉压片就可以包装出厂,这一转手,就赚了20倍的毛利润。”


但一位青海春天内部人士表示,“青海春天采购的原料没有断草和小草,平均收购价也高于市场,青海当地的草民都愿意择优把虫草卖给青海春天”。他认为,“极草”的毛利润是低于目前商场里卖的原草的,“1.6克的原草才能加工出1克‘极草’,清洁筛选、水分烘干、加工环节这些都会产生损耗”。


从财报可见,青海春天2012-2015年的毛利率均在40%以上。齐鲁证券研报称,如果公司采购每千克3000-3500条左右的冬虫夏草作为原料,那么其综合毛利率基本就在47%,其中直营门店的毛利率为69%,合作商模式下公司的毛利率为42%。


“含着吃”的背后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之下,“冬虫夏草含着吃”的广告词已广为大众所知。一位接近青海春天的人士表示,“极草”产品上市之初,就已确定通过广告营销拉动销量的策略。与同仁堂、胡庆余堂等同做冬虫夏草业务的企业相比,青海春天没有百年老店的信誉和知名度背书,“甚至是不是原草,无法用肉眼感知,不通过广告来讲清楚产品的卖点,怎么让市场认可?”


一位青海春天投资人认为,“青海春天营造的概念和营销手段都迎合了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和观念,你可以说是‘广告洗脑’,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和营销理念,就像LV、爱马仕一样,‘极草’实现了高附加值,就是成功营销的范本”。


巨额广告费打造的“轰炸式营销”成就了青海春天三年净利润增长30倍的业绩神话。财报显示,青海春天净利润从2011年的1159.61万元增长至2014年的3.66亿元,收入也从3.22亿元增长至20.63亿元,增幅分别为3055.72%、541.14%。齐鲁证券研报称,青海春天销售规模复合增速达85%,主要依赖于高举高打的广告投放及渠道推力。广告投放费用自2011年的6556万元提高到了2014年3.28亿元,尤其在央视新闻联播等黄金时段广告上砸下了重金。


但“八项规定”和“反腐风暴”令“极草”的“轰炸式营销”几乎失灵,广告支出边际效益快速递减。2015年上半年,青海春天实现收入5.42亿元,同比下降4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18.02万元,同比下降69.91%。青海春天对此解释称,随着政府提倡厉行节俭以及反腐败的深入,公务消费和商务消费受到一定遏制,冬虫夏草作为高端礼品受到较大影响,从而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对财新记者表示,以哈药、仁和为先例,重金猛砸广告营销是有一定业绩拉动作用,但递减速度太快,“极草”炒出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触及天花板。


同时,青海春天的广告营销内容也遭到了社会质疑。 “‘极草’细胞级破膜、破壁”的微粉粉碎技术被称为“使冬虫夏草细胞级微粉精髓释放比原草提升至少7倍”,为此,“极草”总设计师张雪峰拥有两项专利:微粉粉碎和纯粉压片技术。但多位医药制造业内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纯粉片压制技术作为食品、保健品的一种加工方法,早已广泛应用。“就是把冬虫夏草打碎研磨制成片剂,没有任何高科技的含量。” 2014年底,知名打假人王海以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以及虚假宣传为由,针对青海春天的“极草5X”的冬虫夏草含片向北京、青海等多地的工商、药监部门举报。


针对技术创新争议,财新记者查询2008年8月张雪峰申请的冬虫夏草微粉片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其中显示,“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仅含有冬虫夏草药材微粉,未添加任何辅料的片剂。在此之前,冬虫夏草都会通过添加辅料以改善粉末、浸膏或浸膏粉的某些性能,使得压制片剂符合要求。”


财新记者获得的2015年2月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生物研究所出具的报告称,冬虫夏草微粉片“3分钟内区离粉碎粉的溶出率可高出原草10-15倍,五分钟内仍高于原草至少7倍以上。原草在短时间内溶出量很少,60分钟时,原草溶出总量仅为区离粉碎粉的约50%。”


但被称为“中国冬虫夏草之父”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教授沈南英对此直言,冬虫夏草“破壁”毫无必要,“所谓表面积和粉碎的细度增加1倍,功效就增加一倍,这是虚假宣传。如果这样的话,只要打成粉,本来吃两碗饭,现在吃一碗饭就行了?”


除了技术争议,号称“极草”总工程师的张雪峰也被媒体质疑。在“极草”官网上,张雪峰有诸多国内外获奖资料。但有媒体报道称,颁奖单位及获奖情况都涉嫌“注水”。张雪峰公开资料中并没有任何药品研发经历,他曾在四川多家企业任职经理、董事长,或律师事务所主任。

 

对此,青海春天内部人士解释称,张雪峰所做的是物理加工工艺的创新而非药理创新,不需要很强的药学背景。在他看来,张雪峰是一个专注的“工匠”式人物,专注于产品本身,在关键的上市操作、政府关系以及外界质疑的危机中,张雪峰的表现都并不积极,“他和整个青海春天都认为自己产品过硬,是一个稳扎稳打的企业,一切都在阳光下”。


在青海春天下属经销商眼中,张雪峰是一个“神秘而厉害”的人物。一位北京极草经销商对财新记者介绍,张雪峰曾到多个省份“视察”,并在成都营销总部召开经销商大会,在会议上,通过视频、PPT、展览等多种方式塑造其“高级科学家”“有望获诺贝尔奖”的形象。青海春天官网上,也有多张张雪峰单独或陪同青海省相关领导,以及和一些国内外知名人士合影的照片。


青海春天遭遇停产危机,其旗下的600多家经销商利益备受冲击。“合作商大部分都是近两年发展来的,都还在投钱阶段,没有什么收益,而且普遍囤货量比较大。”上述经销商表示。


2015年,青海春天在业绩下滑压力下,针对终端开展促销活动,经销商随之大量囤货,“给省级经销商和比较大的高规格经销商做了内部促销,通过降低价格鼓励经销商大额采购”。上述经销商的囤货金额过千万,目前销售停滞,亏损在即。

  从财务报表可见,青海春天2015年上半年期末存货价值从2014年同期的6.22亿元大幅增加至10.3亿元,占公司总资产近55.8%。


为何总能转危为安


青海春天从成立之初,就获得了青海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2009年1月,“极草”冬虫夏草纯粉及纯粉片产品以“食品”身份正式上市。2010年,国家食药总局召开专家研讨会,认为冬虫夏草的“二级濒危”身份,使其不能作为食品。2010年12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但同日,青海省食药监局即发布了《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将“极草”的身份从“食品”变为“中药饮片”,“量身定做”利好政策。


“极草销售神迹”自此开始。据青海春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极草”销售额1.6亿元,2011年飙升至12亿元,2012年再升至50亿元。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09-2013年我国冬虫夏草类产品市场研究报告》统计,青海春天在冬虫夏草深加工产品市场中的占有率已达到50%左右,位居行业第一。


2012年6月,国家食药总局下发《关于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叫停冬虫夏草的“中药饮片”身份,并明确要求青海省对“规范”予以修正。但实际上,直至2014年7月28日,青海省食药监局才对外公告撤销《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2年8月,国家食药总局意图将冬虫夏草列为“保健品”范畴,并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将冬虫夏草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五家公司——青海春天、同仁堂、康美药业、劲牌有限公司、江中药业列为首批试点,为期五年。“极草”的身份从“中药饮片”又变为“保健品”。


但实际上,青海春天却一直未拿到保健品批号。史立臣分析认为:“获得国食健字批号,需要做动物毒理实验,申请相关审批,试点的关键在于研发,但青海春天一直把精力放在广告营销上,没有获得批号准入。”


“中药饮片”身份被叫停,“保健品”批号未得,青海春天一直使用青海省食药监局颁发的“直接食用饮片”的生产许可进行生产。“获得这个许可证的只有青海春天一家,2013年,青海省十几家虫草企业曾联名向主管部门写信,要求开放这个证的审评,但没有得到回复。”上述虫草原草经销商表示。


2014年7月,青海省食药监局终于撤销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但同时规定,冬虫夏草纯粉片的新身份为青海省“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作为“滋补类特殊产品”进行管理。而根据青海省监管部门的规定,其生产依旧可以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由于冬虫夏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在收购审批方面,根据相关规定,“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批准”。


2014年8月,青海省农牧厅及工商局先后出文,称鉴于藏区的特殊性,青海省“暂未将冬虫夏草的采集、收购纳入行政审批管理”,“确认在青海省对冬虫夏草的采集、收购实行行政管理审批之前,对青海春天收购冬虫夏草的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这一表态为青海春天的原料采购开出了绿灯,也为其上市铺路,因为一旦上市,就有扩产增收的要求,这需要量级和规模的扩大。”上述虫草原草经销商介绍说。


政策绿灯亮了两个月后,在青海省当地政府的支持之下,青海春天成功借壳*ST贤成,成为A股市场上的“虫草第一股”。


上市不足半年,青海春天再遇“超标门”。2015年2月4日,国家食药总局公告称,青海春天的“极草”产品砷含量超标。2月6日,青海春天公告回应,“公司各项试验结果均显示,以净制冬虫夏草为原料的冬虫夏草纯粉片安全无毒”。2月15日,青海春天再次发布公告称,国家食药总局发布的消费提示“缺乏相关的研判依据,存在不严谨之处,对整个冬虫夏草行业及我公司产品声誉造成了损害”。


青海春天的强势表态被广泛解读为“叫板国家食药总局”。根据国家食药总局的公告,“我局于2015年7月11日告知青海省人民政府停止‘极草’产品试点”,但青海春天则表示,一直未接到青海省政府的通知,导致在八个月后才进行信息披露,“截至2016年3月28日,公司并未收到过此类文件,并且已按试点要求开展了相关工作”。


3月30日,青海春天被国家食药总局勒令停止生产。但时隔一天,青海省食药总局又给青海春天换发了药品生产许可证。虽然青海春天仍未因此恢复生产,但换发新证,被投资者视为地方政府的“托市利好”。


青海春天的投资人认为,“政府出手”源于地方发展的需要。在青海春天诞生之前,冬虫夏草不过是青海的“土特产”,没有附加值和品牌效应,“而青海春天的年产量占到青海的60%,对于缺乏支柱产业的西部省份而言,青海春天是纳税大户,也是青海的地方名片”。


财新记者试图联系青海省食药监局采访,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青海春天在等待“终极审判”。投资者和经销商仍寄望企业力挽狂澜,“青海春天每次都可以转危为安,希望这一次也一样。”

信息来源:财新网

公司地址:金莎4399网址 - js4399金沙导航  传真:0574-27788216
版权所用:金莎4399网址 - js4399金沙导航  技术支持:奇才科技
药品成药分公司:0574-27788200 27788220 英特明州(宁波)医药有限公司:0574-28831176 28831172
中药参茸分公司:0574-27788238 27788248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691号

浙ICP备13032370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