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归地方正式启动:部队医院奖金已停发
日期:2016/5/11
天津广播
酝酿已久的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在天津正式启动。
昨天,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试点任务部署会议在天津召开,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赵克石出席并讲话,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会见与会来宾。
7个大单位、17个具体单位成为试点
在昨天的部署会上,7个大单位、17个具体单位成为试点单位。空余房地产租赁、医疗、新闻出版、招接待等一批重点项目纳入试点范畴。
军方未披露具体试点单位名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试点单位均位于天津。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在部署会上称:“中央军委选择驻津部队专门试点,选择在津召开试点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对天津的信任和关爱。这既是部队的任务,也是天津的任务。” 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段春华也在会上表态称:全力以赴支持试点工作。
今年4月8日,《今晚报》曾报道称:记者从天津警备区了解到,军委已将天津片区作为叫停“有偿服务”试点,天津试点工作由警备区牵头协调,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天津驻军此前隶属北京军区,国防和军队改革后编入中部战区。天津驻军涵盖甚广,从军种上论,有陆军、海军、空军、武警和火箭军;从部队样式说,有作战部队,有后勤部队,还有军事院校;从重要性而言,据渤海门户,扼京畿咽喉,是确保首都安全的“近卫部队”。
按照部署,试点以“全面停止”为目标,以“探索试验”为主题,以“积极稳妥”为总基调,通过试点为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支撑。
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不搞“一刀切”
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赵克石在部署会上表示,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军队和武警部队停止有偿服务进入实质攻坚阶段,也标志着这项工作由浅入深、由易向难迈出关键性步伐。
赵克石在部署会上还表示,要着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牢牢把握试点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发挥“试验田”和“孵化器”作用。通过分层次、分专业进行试点,既拿出统一的、管总的宏观政策,又实施个性化“量体裁衣”,不简单地搞“一刀切”。区分可控托底、复杂敏感和纳入军民融合等情况,研究探索找准问题、探寻规律、完善政策制度。
今年3月31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曾表示,军队医院等医疗机构,在完成军队医疗保障任务的前提下,将继续为地方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并且探索纳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新模式。
“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首次公开
《解放军报》今天报道称: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军委机关有关部门领导,试点和上级单位领导,以及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了会议。
广播君检索公开资料发现,在此之前,军方的报道虽然多次提到过全军对外有偿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但公开报道小组活动还是首次。
今天出版的《天津日报》披露了这次部署会的军方具体参会人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乙晓光、政治工作部主任助理禹光、后勤保障部副部长李书章、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训练管理部副部长方北群、国防动员部副部长牟明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贺福初、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副主任何仁学、武警部队副司令员王兵来津参会。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姚小旋、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员曹建波、武警天津总队司令员鲍迎祥参加会见。
天津多所部队医院已叫停部分社会服务
备受人们关注的医疗项目,作为首批重点项目之一,纳入了天津试点范畴。除此之外,新闻出版、空余房地产租赁、招接待等项目也纳入试点范畴。
天津原有5所部队医院,254、271、272、464和武警医院,2000年,实施三军联合后勤保障,271与464(原空军医院)整合改编为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272并入254整合为驻军中心医院;武警医院改编为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至此,形成了今天的格局。这三家医院均属于团级编制驻军医院。
据《今晚报》此前报道,坐落在李七庄的原空军医院正在建设新的医疗大楼,叫停“有偿服务”后,医疗大楼工程暂停。254医院首先叫停了门脸房和位于西青区的一片土地和房产的出租,对外合作的医疗项目也叫停了。254医院还有一所设施完备的幼儿园,原本也接收地方的孩子,按军委文件规定,这项服务也在“叫停”之列。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也与上述医院大致相同,“叫停”工作已经实施,一些对外合作的医疗项目正进入解约程序。
作战部队涉及有偿服务的项目也已“叫停”。驻津某师是天津片区作战部队唯一的试点单位,在该师大门口有一栋临街大楼,此前被一家酒店租用,去年8月,师里依据上级要求,与这家酒店解除了租赁合同。这个师还有一所医院,对外叫“空军水上村医院”,也在叫停之列。
天津试点将面临哪些课题?
“叫停”有偿服务不可避免会对相关人员收入产生影响。据《今晚报》报道,以往,有偿服务的收入一部分用做官兵奖金,但从4月1日起,全军各医院一律停发奖金,位于天津的464医院主任医师孟国良称:“奖金停发,改发绩效工资。至于绩效工资怎么界定,目前还没有具体明确。”
叫停有偿服务也使医院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近些年,部队医院都从地方招聘了一些技术骨干,叫停有偿服务,医院转交地方,他们会重归百姓角色,转投有实力的地方医院成了新的选项。
据透露,有的部队医院军人病号不足10%,而且多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服务能力过剩,这就需要整合和融合。部分医院转地方,纳入军民融合体系,群众就医会更方便。军人就医走社会化保障,花钱买服务,能买就不养,以腾出经费、精力抓主业。
此前,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也强调了“军民融合”的概念,尤其是军队医院,是军民融合的主角。但如何融合?何时融合?融合到什么程度?融合之后如何从体制上保障对部队官兵的医疗服务?这些,正是天津试点需要探索的课题和撰写的“样本”。
军队停止有偿服务开始试点 从摸底到试点已1年
新京报讯
中国军网报道,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试点任务部署会议昨日召开。报道提及,空余房地产租赁、医疗、新闻出版、招接待等一批重点项目纳入试点范畴。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从去年4月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的摸底工作开始至今,全面停止有偿服务这项工作已用时1年。
7个大单位17个具体单位成为试点单位
报道提到,在部署会上,7个大单位、17个具体单位成为试点单位。军方未披露具体名称。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备受人们关注的医疗项目,作为首批重点项目之一,纳入了试点范畴。
除此之外,空余房地产租赁、招接待等项目也纳入试点范畴。有军方知情人士分析认为,这几个项目属于腐败多发领域。
根据中国军网的报道,试点以“全面停止”为目标,以“探索试验”为主题,以“积极稳妥”为总基调,通过试点为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支撑。
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不搞“一刀切”
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赵克石在部署会上表示,要着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牢牢把握试点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发挥“试验田”和“孵化器”作用。通过分层次、分专业进行试点,既拿出统一的、管总的宏观政策,又实施个性化“量体裁衣”,不简单地搞“一刀切”。区分可控托底、复杂敏感和纳入军民融合等情况,研究探索找准问题、探寻规律、完善政策制度。
■ 追问
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走到了哪一步?
在昨日召开的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试点任务部署会议上。
赵克石表示,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军队和武警部队停止有偿服务进入实质攻坚阶段。
从摸底到试点已有1年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的摸底工作从去年4月便已开始。从摸底到试点,全面停止有偿服务这项工作已用时1年。
去年4月份,据解放军报报道,全军对外有偿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已印发《全面开展军队对外有偿服务清理摸底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先期清理摸底工作。
去年11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强调,要下决心全面停止军队有偿服务。
去年11月,在国防部举行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曾就“为什么要停止军队对外有偿服务”表态。他说,全面停止军队开展对外有偿服务,有利于纯洁部队风气、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色。“这项工作关系军地多方利益,政策性强,我们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落实这一改革任务。”
用3年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有偿服务
今年3月,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提出,中央军委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分步骤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有偿服务活动。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是中央军委首次对此项工作明确时间表。
今年3月31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军委印发的《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明确,对于国家赋予的医疗、科研等社会保障任务,以及国家指令性任务,纳入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创新政策制度予以规范。
杨宇军还说,军队医院等医疗机构,在完成军队医疗保障任务的前提下,将继续为地方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并且探索纳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军网昨日的报道提及,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了会议。新京报记者检索公开资料发现,在此之前,军方的报道中提到过全军对外有偿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而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此前尚未公开出现过。
信息来源:医药精英俱乐部80280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