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扶正疗法抗肿瘤独具优势
日期:2016/5/19
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生活压力大等因素,导致中国肿瘤发病率多年持续上升,特别是癌症低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中国亟须向肿瘤宣战。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确诊8550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平均10秒钟就有1人确诊。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其中,结直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下降,但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不大,仍居我国发病率死亡率首位,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年报还显示,肺癌约占男性癌症发病率的四分之一,居首位;而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一位的是乳腺癌。
目前,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然而,西医西药治疗肿瘤虽然效果较好,但仍然有一些局限,比如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等。外科手术适用于某些局部性肿瘤早期和中期的治疗,但多数病人靠手术治疗难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放、化疗虽然有一定的治愈率,但是常引起如骨髓抑制、免疫低下等毒副反应,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而各种治疗方法所带来的患者生存质量下降问题,使如何保留机体以及各受累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受到广泛重视的课题。
公开资料显示,世界卫生组织在肿瘤工作的综合规划中确定了预防、早期诊断、根治治疗和姑息治疗四项重点。姑息治疗是癌症控制方面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WHO对于姑息治疗特别强调症状控制、患者支持、提升生活质量等多方面的内涵。需要注意的是,姑息治疗应在“病程早期”与放化疗共同应用,是放化疗的有效补充。
对癌症病人而言,姑息治疗意味着什么?
2010年美国15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研究证实,在标准抗癌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姑息干预,比单纯标准抗癌治疗既能使中位生存期延长2.7个月,同时又能提高生存质量和减少抑郁症发生率,也不会影响正常抗癌治疗的实施,而是更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症治疗的科学认识和治疗依从性,降低治疗相关费用,开创姑息治疗新里程碑式发展。加拿大癌症中心461例门诊患者临床随机化研究证实,门诊提供早期专业姑息干预可提高确诊生活质量和对诊疗的满意度。另有报道显示,上海中医大附属龙华医院一项历时5年的研究成果发现,将中医辨证、辨病治疗与化疗有机组合,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单纯化疗高出5.27个月。此外,北大肿瘤医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专业姑息治疗中心,尝试将“姑息治疗”引入肿瘤治疗早期,贯彻全程。
“按照理想的模式,姑息治疗应该从患者确诊那一天就开始。”此前就有不少专家呼吁健全姑息治疗的系统,使之成为一门更成熟、更完善、更权威的学科。
有专家指出,姑息治疗对目前医疗发展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以“疾病为导向”转向为“以患者为导向”。更加关注“人”,而不仅仅是“病”。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医疗资源。姑息医学在美国、欧洲和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均已证实了其符合最小化的卫生经济学评估,有利于有限医疗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
而中药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普遍,特别是由于中药有改善不适症状、调节脏腑功能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特点,在肿瘤姑息治疗中使用更为广泛。现代中药治疗不仅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还能加强放、化疗的效果;实施辨证论治,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看,中医学理论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复发是正气虚弱,邪气内侵,气滞血疲,邪毒积聚而成,尤其到了晚期气虚明显,单纯化疗会进一步损伤正气,降低免疫功能。
因此,扶助正气,补益气血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法则。扶正补益类药具有补益身体阴阳气血等诸不足的作用,用于预防及治疗各种虚损之症。扶正补益即有“扶正培本”之意。比如,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生产的参芪扶正注射液以黄芪、党参等传统扶正固本、益气、补虚为其主要药物,能益气补血,固护人体正气,减轻化疗反应。黄芪及党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促进抗体生成,具有保护肝脏,增加血细胞的作用。
党参和黄芪都是常用的补气药。一般地说,党参不仅具有’调中益气’的功用,还具有固脱升陷等效果,对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适应性,对内分泌及心血管系统,免疫功能以及物质代谢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影响。黄芪为补气药之长,补力较强,具有助阳举陷,实卫止汗,利水消肿和托疮生肌之功,对改善免疫功能,以及用于治疗心肌炎、肾炎等,也都有较好的作用。参芪并用,对于改善肿瘤及有关急慢性疾病表现气虚证候者,都甚相宜。
放、化疗是目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其对正常机体的损害作用也是众所周知的,其毒副反应主要是食欲减退、消化道反应免疫力低下、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恶性肿瘤生物学特点为细胞的异常分化、增殖。在机体中夺取营养,使其能量大量消耗,免疫力低下而致消瘦、疲乏、纳差等气虚症候,两种因素导致患者体质明显下降,生活质量降低,以致有些患者不能按计划完成治疗,对其总体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还是以丽珠的参芪扶正注射液为例,该药可以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一项有关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等多项指标的观察显示,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精神、饮食、睡眠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免疫功能治疗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应激能力。此外,对于骨髓抑制,尤其是白细胞减少这种肿瘤化疗常见的副反应,临床观察也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3项指标均有所下降,尤以白细胞为著,治疗组上述3项指标有所上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揭示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减轻放、化疗毒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在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参芪扶正注射液使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胸闷、气短等得到改善,是肿瘤晚期患者临终关怀及姑息治疗的有效药物。
另外,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一项研究采用倾向评分法分析真实世界中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肿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的结果表明,基于现有的HIS数据和研究方法认为,参芪扶正注射液通过扶正治疗肿瘤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因此,对抗“肿瘤君”,采用中医药“姑息治疗”的理念应贯穿癌症治疗全过程,为各阶段的癌症患者提供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的治疗手段,以保障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而扶正固本作为中医治疗肿瘤的亮点,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来发挥作用,如参芪扶正注射液等现代中药制剂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患者受益,并能更坚强地面对疾病,面对未来。
信息来源:医药经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