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材进口额明显下降。
2016年我国进口中药材约4.56万吨,与去年持平;进口额1.39亿美元,同比下降近20%。主要原因是甘草进口价格跌幅明显,其进口额同比下降约19%。亚洲是我国进口药材的最大货源地,占进口额的50%左右。我国主要进口货源国包括加拿大、美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主要进口品种有西洋参、甘草、乳香、没药、血竭等。
(二)中药材出口总额基本持平。
2016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总额10.25亿美元,同比下降3.17%;以人民币折算,出口总额67.69亿人民币,同比上涨2.97%;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总量14.57万吨,同比下降18.71%;中药材及饮片平均出口单价46.43元/公斤,同比上涨26.71%。
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出口中药材及饮片品种达数百种。2016年,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较多的品种依然以滋补养生类为主。
(三)亚洲依然是最主要的出口地区。
我国中药材出口地区高度集中,亚洲依然是最主要的出口地区。2016年我国对亚洲地区的中药材出口额约8.77亿美元,占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85.54%。
2016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10大出口地区为: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美国、德国、新加坡、越南、意大利。我国对这10个市场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90%。这10个市场有7个分布在亚洲,多为传统出口市场。
(四)出口药材质量明显提升。
2016年,我国出口药材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其中,2016年出口额排名前10的品种,因质量等问题被日本、美国、欧盟、韩国扣留或退回18次,比2015年的30次下降40%。
(五)民营企业出口额占比增加。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民营企业所占份额持续上升。2016年,民营企业市场份额为75%,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市场份额跌落至9%,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市场份额为16%,与2015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