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布局进军医药流通行业的路上,除了近段时间以来的京东、DHL等向医药物流渗透之外,还有之前上海医药高调布局医药电商“上药云健康”,并引入京东作为战略合作者,以及不久前国药集团旗下医药电商品牌——国药在线正式宣布完成由云锋基金及朗盛投资共同参与的1.2亿元A轮融资。其中,云锋基金的发起人为马云和虞锋,并为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健康的控股股东。
与此同时,业外进军医药电商的消息似乎更多:
近日,1药网宣布与九州通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在采购渠道、互联网联合营销、物流配送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据了解,1药网与九州通合作后,双方将实现线上线下的资源共享。首先,双方在医药产品价格实现优惠共享,九州通旗下的好药师还将与1药网尝试互联网联合营销,实现互相引流。其次,双方还将共同探索 “网订店取”、“网订店送”模式。1药网将依托九州通自营及其三方平台合作的线下共10万家门店,以及九州通在全国强大的物流配送网络,为顾客提供6小时配送服务。顾客通过1药网下单后,订单将由顾客所在城市就近的门店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此前,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外卖平台已经纷纷入局医药O2O市场,宣布进军医药电商,试图以自身掌握的流量和配送优势,占据医药电商的制高点。而百度外卖推出送药上门服务,则是通过药给力、壹药网、京卫大药房、百姓阳光大药房等售药平台陆续接入百度外卖实现,口号是“以北京为核心辐射全国范围”。美团外卖为了切入这一市场,与以“快”著称的医药O2O平台叮当快药进行全面合作,增设“药品”入口,目标是为全国上亿用户提供28分钟送药到家的极致体验,共建全国最大医药O2O平台。南都经济评论员马建忠认为,短期而言,医药O2O要达到盈利的层面,还有待跨过四大门槛:首先是现实的盈利问题;其次,如何将医保支付与此类平台对接;再次,做医药O2O潜在的政策风险也需要留意;最后,外卖平台做药品O2O,还要处理线上门店和线上平台对利润要求的差异问题。
早在2017年年初,唯品会、屈臣氏在医药电商领域的布局就展开了。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2017年1月22日,唯品会认缴228万元获得了广州好信医药连锁100%股份,在2014年,好信医药就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与之类似,拥有线下3000多家门店的屈臣氏,在今年1月10日,通过武汉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获得湖北省食药监局颁发的C证。正经受着业绩增长放缓甚至下滑阵痛是它们进军医药电商的共同原因。
据QuintilesIMS PharmaTrend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处方药规模达10,965亿元,占据了85%的市场份额。按照网售药品占市场份额的30%计算,医药电商伴随着政策的开放将释放出3300亿元以上的市场空间。
医药企业积极布局,其最重要的因素是在于一旦网售处方药放开,超过80%医药市场的处方药流通渠道变化将会重塑医药企业的竞争格局。在包括民营医药流通企业及国企医药巨头的布局者看来,此前处方药网售难以出台的根本原因,在于医院不愿放权,而随着如今“医药分家”的持续推进,医院药房从医院的“利润中心”转化为“成本中心”,处方药网售放开可谓势在必行。
随着国家取消医药电商B、C证审批,进入医药电商门槛更低,“掘金”医药电商将更加容易。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数据,截至B、C证取消审批之前,共颁布《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833张,其中A证40张(第三方医药B2B平台)、B证195张(医药工业、流通企业自建医药B2B网站)、C证598张(网上药店)。
在目前,医药电商配送有两个难点,一及时性和安全性。即使网售处方药未开禁,部分OTC药品或医疗器械也因怕潮或易碎,而对物流有更高要求。在目前,医药流通企业出于财力、精力的限制,自建物流难免“入不敷出”,委托第三方物流成为很多医药电商的选择,但目前大部分的医药电商平台采取的是传统的包裹配送方式,而从专业角度来说,绝大部分物流企业不具有配送药品的资质,这也是专业的医药物流配送行业目前公认的发展契机。
目前,随着政策放开、巨额融资等优势条件的涌现,医药电商正处在最好的一个发展周期。尽管未来怎么样还未可知,但是从各方陆续加入来看,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