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支出总额占卫生总费用一半以上,作为主要支付方,要充分发挥医保在医疗改革中的基础作用,推进“三医联动”。这也是近年医保方向性政策的主基调。
今年来看,在医保目录调整及支付方式改革上动刀颇多。
值得注意的是,人社部将着手建立常态化、动态化的医保用药准入机制,做好目录准入、支付标准、使用管理等环节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医保用药的全流程管理,使保障范围与临床用药实际、医药技术进步相适应,进一步发挥医疗保险支持创新、促进发展的作用。
医保目录调整之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也是重要着力点,今年各部门陆续颁布了四条相关政策,全面深化付费方式改革和推行医疗保险智能监控,以总额控制为基础,向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过渡。
影响最大的是国务院六月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中写道:要实行多元复合易宝支付方式。重点推行按病种收费。原则上对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的疾病实行按病种收费。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费试点。完善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强化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
根据该意见,2017年起,将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未来按病种付费或与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等问题结合,以支付为抓手,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
其他方面,异地就医结算打通是重要方向。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15日,在全国所有省级平台、所有统筹地区均已实现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的基础上,全国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增加到7443家,89%的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已联接入网,超过80%的区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可以提供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