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人文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质’比‘量’更重要。”这是黄旭元对待医院医疗工作的基调。
在他看来,外科医生需要严谨精神,一辈子都不能开错刀,而医疗事故要通过严谨的医院管理来杜绝。“饭店上错菜可以换,但患者的病看错了,就会出大麻烦。”所以,黄旭元说医院宁可减少“量”,也得保住“质”。
医疗质量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囊括了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譬如,在手术安全核查方面,嘉定医院严格执行术前三方核对制度。手术划刀前,必须由主刀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高声核对。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最后的核查。“哪一级医生做什么手术都有明确的界定和准入,不得越级。”黄旭元介绍道。
在全国范围内,医疗废物处理一直是医院后勤管理的痛点,有些医院缺乏自行处理能力存在安全隐患,而有些医院选择委托第三方公司,但又缺乏有效监管途径。
但嘉定医院通过建立“医疗废弃物电子标签追溯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成为最早应用该管理系统的市内三家医院之一。该系统采用了物联网智能设备,可从医疗废弃物的产生到处置全程监控,实现医疗废物处置的规范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嘉定医院还建立起完备的消毒供应系统,对医院所有用品进行分类清洗、消毒、储存、配送……从源头保障了医院设备、器具和衣物等的卫生质量。
2016年10月,嘉定医院正式加入中国日间手术联盟,并成为上海日间手术协会的副主任单位。这得益于黄旭元上任之初,便在医院大力推进日间手术,不断提高医院病床周转率和床位使用率,缩短术次间隔,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据了解,嘉定医院日间手术占比达25%,远高于上海市同级同类医院的平均日间手术占比(14.2%)。
在初步达到“保质”目标后,黄旭元并不满足,他将目光锁定在患者就医体验上。
“如果医院像菜市场般嘈杂混乱,患者从迈入门诊大楼的那一刻起就心情烦躁,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因此,黄旭元从改善就医环境入手,美化就诊环境、优化功能布局,增加便民服务项目。如为患者提供轮椅,让腿脚不便的患者一进医院门诊就坐上轮椅,让患者感到方便和安心;成立病员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预约、咨询、医保办理和双向转诊等一站式服务,解决患者看病流程复杂的“顽疾”;建设智慧医院,推出门诊移动支付、放射回执单二维码扫描、住院患者智能手环、信息化用药指导等系列便民服务。一连串的改革动作,换来了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2016年,嘉定医院获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仅171家医院获此殊荣。
医院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患者端,还延伸到医院职工。
“没有开心的员工,就没有开心的病人。”黄旭元说。通过关爱职工计划,医院专门建立了“职工之家”,定期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举办暑期托管班照看假期中的小学生,减轻医生的后顾之忧;成立心理疏导小组,对医护工作压力进行疏解引导。此外,为职工设立独立沐浴间、设置咖啡机等多处细节,都列入了职工关爱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