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M项目开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日期:2018/2/16
2月11日,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创新促进分会与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共同开展的《PBM模式对中国医改的价值与市场环境研究》项目开题研讨会在北京体改所会议室举行。国务院医改办、发改委体改所、卫计委发展中心、信息中心、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山西太原卫计委与食药监局、中国药品监管研究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浙江英特集团、北京万户良方、上药科园、雅培、阿斯利康、云南医药、广州医药、南京医药、湖南达嘉维康、启宏资本等单位领导与专家40多人参加会议。
PBM(药品福利管理,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PBM),是医疗服务中的一种第三方服务。其主要功能是在医院、药房、药品生产企业和保险机构之间提供管理和协调工作,目的是对医疗服务进行有效监管保障治疗效果,同时达到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目的。PBM作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了30多年的医药流通创新模式,以中心药房为平台载体,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药品流通效率的大幅提升,极大地改善了社会福利。这一项目是创新促进分会成立以来,贯彻一届一次理事会精神,积极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开题会由浙江英特集团董事长、协会副会长兼分会会长姜巨舫主持,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执行会长付明仲、国家发改委体改所所长银温泉在会上分别致辞。

会上,项目组组长、体改所室主任陈伟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开展项目研究的背景意义、PBM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模式,以及研究的方法、内容和进度安排等。他指出,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所释放的健康服务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急待推进医疗供给侧改革;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战略迫切要求创新医药供给模式和流通体制。因此,开展PBM模式研究,有利于推进医疗供给侧改革和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有利于推进医药供给模式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有利于大幅降低患者药费负担,增加社会福利。

项目组组长、国务院首届医改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房志武介绍了PBM模式在中国的实践与万户健康PBM模式及试点情况。他将PBM中国路径探索划分为三部曲,深入分析了PBM模式在中国药品供应方式改革中的重要价值。他指出,我国药品的销售渠道长期不合理,“以药养医”带来了看病贵的难题,滥开药、骗医保对医保基金造成巨大压力。PBM是发达国家药品供应的主力模式,尤其对慢性病用药的控费成效十分显著,值得我国借鉴。未来医药领域将形成科技创新引领体制创新的趋势,PBM模式使“药品、医院、医保、患者”四个部分一起联动,实现“医疗与处方、药品供应与销售、利益与支付”的相对分离,有利于实现药品供应方式改革的最大效应。

协会执行会长付明仲、CFDA原副司长刘小平、卫计委处长游茂、徐向东、上药科园总经理于锐、雅培上海斯发董事长徐起鼎等十多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项目进行了分析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开展PBM模式研究对推进我国“三医联动”,加快药品供应方式改革,实现精准用药、降低药费负担意义重大。从提高医疗费用管理效率来说,PBM是一个很好的路径,现在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时机。与会者建议,项目研究要与我国体制结构的改革相结合,与现有的网采模式和商业模式相衔接;要要用科技创新来推动体制创新,突破部门信息分割和政策上的障碍;要明确地方职能部门、分销商、药师在推进PBM中的不同作用;要建立具有共性力的审方标准等。
最后,姜巨舫会长在总结中指出,今天我们在我国作体改顶层设计的地方举办项目开题会,具有重大的意义。项目的目标是提出一个既能适应“大家”又能适应“小家”的改革措施。汉化的PBM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找市场,也要找市长。要洋为中用,融会贯通。项目研究结果只是模式创新的开始,每个有情怀的企业都要共同努力,为民创造福祉。
信息来源:创新促进分会 药链创新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