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一轮低价联动,医保“助攻”!
日期:2018/3/17
【云端导读】
浙江省在线交易产品将执行全国最低价联动结果,采购配送中,实际成交价格不得高于联动(采购)价格,原则上不高于最高(医保)支付标准。如高于最高(医保)支付标准,高于部分将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无论是浙江联动、还是京津冀联动、安徽联动,医保深度参与药品价格体系构建已不是新闻,医保支付标准将成为决定不同药品生死的分水岭。

今天(3月12日)晚上,浙江省发布通知,从2018年4月1日起,浙江省药械采购平台药品采购目录中,“联动(采购)价格、最高(医保)支付标准”将作相应调整。具体内容是:
一、涉及价格调整的产品,医疗机构需重新勾选;已保存未提交的订单,需重新建立采购订单。
二、采购配送中,实际成交价格不得高于联动(采购)价格,原则上不高于最高(医保)支付标准。如高于最高(医保)支付标准,高于部分将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
在如今的药品集中采购领域中,谁不降价谁都不好意思出门和其他人打招呼。从湖南的杀猪价、福建的朦胧价、广东的海鲜价再到浙江的联动降价,一处低价、处处低价。
相信2015年浙江一批、二批的药招降价令人记忆犹新,尤其是第二批药招此其在先设定10%。降价门槛的基础上,对中药注射剂、抗菌药物以及配送前200位的品种再次降价甚至累计降幅,药企同意则中标,不同意则失去资格。
当时,浙江在药品招标时,也首次构建了”在线交易价格联动”机制,这种降价的累进制与联动机制并轨,当时堪称浙江特色,被戏称为电梯降价。
如果说2014年至2015年浙江开展的两批集中采购砍价力度还令人心有余悸的话,那么,进入2016至2017年,浙江药品采购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碎片化时代。省级平台将成为服务平台。
各地百花齐放,自行议价,通过分割包围、逐步击破、围点打援等战略方式,药品价格空间预计将进一步压缩。最后,省级平台将收获低价果实,统一开展定期联动。
果然不出所料,今年刚过完年,浙江药招开始向低价射门了,与此同时,医保也小小的进行了一脚香蕉球助攻:如果实际交易价格高于医保支付标准,高于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
由于浙江的医保支付标准是由全省上年该品种成交额÷成交量得出的数据,因此,注定了浙江部分品种的医保支付标准要比浙江的中标价还要更低,让更多低价在平台涌现。
无论是浙江联动、还是京津冀联动、安徽联动,医保深度参与药品价格体系构建已不是新闻,医保支付标准将成为决定不同药品生死的分水岭。对于企业来说,一味降价意味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小。
因此,产品价格策略必须清晰到位,且不可只顾当前与区域市场,而损失大局。因为规则一经铁定,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必须选择弃标或者确认,要站在全国市场的高度权衡利弊,谨慎选择。
只有将市场准入工作提前介入,对政策加强收集、研判,对趋势早做应对,才能在夹缝当中捕捉机遇、赢得市场。
信息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