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联合发文,耗材两票制或将有大动作
日期:2018/4/2
3月20日,国家卫计委联合财政部、发改委、人社部、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医改办发出通知,就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布了一系列新措施。
包括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统筹安排公立医院规模、严控医疗费用、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耗材领域改革,控制药占比与耗材占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行惠民便民系列举措等方面。可以预见,2018年,药品耗材两票制、按病种付费等将成为改革重点内容。
根据通知要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示范县(市、区、旗)要加大改革力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也意味着实行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将要在医改示范市县先行实行。目前,陕西、安徽、青海、武汉市、韶关市、大庆市、太原市、长治市等省市曾明确要推行耗材“两票制”,根据目前国家公布的15个国家级示范城市和30个示范县名单来看,覆盖了全国各省,以点带面,耗材两票制也必将遍地开花。
通知要求,2018年4月底前,各地要将总结评估报告和整改措施报国务院医改办。2018年8月底前,整改措施要落实到位。有了明确的时间限制,相信各地的落实速度也会加快。
财政上向县级医院倾斜
为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中央财政在2018—2020年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持续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专项补助资金,向人口大县和国家级贫困县倾斜,对真抓实干、改革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奖励补助,对改革进展滞后的地方扣减补助资金。
医院功能定位落实情况与收入挂钩
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要严格按照功能定位提供服务,将落实功能定位、体现公益性改革发展指标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薪酬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以及院长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2018年7月底前各省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018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属管医院以及全国20%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10%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院完成章程制定工作。
严厉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
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
控制医疗费用不搞“一刀切”
2018年,继续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实现医疗费用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各地要根据近年来省、地市、县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医疗费用增长情况,科学设定年度医疗费用增长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各地市、县(市、区、师),不搞“一刀切”;
要结合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提供服务情况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要求,将控费指标细化分解到每家医院,不搞“一刀切”。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属管医院纳入属地医疗费用控制范围。
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2018年,全国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用总体较上年持续下降,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总体较上年持续上升。
认真落实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在前期取消药品加成并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基础上,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腾出空间,进一步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做好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分级诊疗等政策的相互衔接,保证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到2020年,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优化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深化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进一步扩大按病种收费、按服务单元收费范围和数量。
优化规范现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促进医疗新技术研发应用。对质量差异小、价格相近的同种高值医用耗材,探索实行纳入医疗服务打包收费,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
2018年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
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重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2018年国家统一确定100个以上的病种,指导各地推进实施。
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试点,完善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付费方式。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
全面落实两票制,实行高值耗材分类采购
贯彻落实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实行药品分类采购,鼓励跨区域和专科医院联合采购。2018年,各省份要将药品购销“两票制”方案落实落地,推进数据共享、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
实行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建立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机制,更好满足临床合理用药需求。
扩大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积极做好试点工作,为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医疗行业特点、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公立医院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医联体内一体化服务
2018—2020年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持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作用,打通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就诊卡和诊疗信息共享,在医联体内形成一体化的医疗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腿。
信息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