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来了!发改委出手,地方药品招采全国大清查
日期:2018/4/6
招采文件有失公平,卫计委被发改委约谈!这还只是开始。根据“发改价监〔2017〕2091号”文件《2017-2018年清理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药企面临的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都面临大清理。药品招标采购管制甚至将迎来较大调整乃至废止!
5月1日前,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全面清理出的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要被调整或彻底废除!与此同时,处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这一时限很好的解释了3月28日湖南省发改委的网站公告:
近期,该委根据举报,对怀化市和张家界市卫计委的招标采购文件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行为进行了调查。两市卫计委分别被约谈,并承诺整改。
怀化市遴选低值耗材集采服务机构,部分条款排除限制竞争
依据公告,怀化市卫计委的问题是“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出台了遴选公告”。
2017年10月25日,怀化市卫计委在网站上公布了《2017年怀化市医疗卫生机构低值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集中采购服务机构公开遴选公告》,部分条款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引发企业举报。
调查发现,该公告虽经过怀化市卫计委委内公平竞争审查程序,但部分条款未能严格遵守《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暂行)》要求,涉嫌排除限制竞争。
怀化市卫计委在调查中积极配合,自行整改,中止了遴选工作,并承诺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反垄断法》和公平竞争审查相关文件的学习、培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工作。
赛柏蓝注意到,怀化市卫计委公开遴选耗材、试剂集中采购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出的报名条件共有5个。其中,涉嫌排除限制竞争的或是第4条中的“近三年内在省内外成功代理地市级以上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招标项目并提供网上交易等服务”要求。
张家界市遴选药品配送企业,本地、外地企业差别对待
依据公告,张家界市卫计委的问题是“未经公平竞争审查就发布了招标文件”。
2017年12月8日,张家界市卫计委发布了《张家界市公立医疗机构集中配送项目招标文件》,评标办法中对本地公司、外地公司区别对待,设立了不一样的评分标准,引发企业举报。
经查,该文件在发布前没有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评标办法中存在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设置了不合理和歧视性的的评分标准等问题。
约谈后,张家界卫计委承诺将组织学习公平竞争审查相关政策,完善委内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条款进行审查,杜绝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
赛柏蓝注意到,张家界市卫计委公开招标药品集中配送企业,涉及12家公立医疗机构的配送业务,全年配送金额约5亿元。结果,选出来的10家中标企业中,除了广州医药和上药控股以外,其他8家均是湖南本土企业或是全国流通巨头在湖南所设分公司。
看来,在接下来的一个月,还将有一些卫计委要面临约谈整改。而这对于药企而言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公开清废,药品招采管制在列
从2009 年 8 月 18 日,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制定《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卫药政发[2009]78 号)的第七条到2017年1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印发“发改价监〔2017〕2091号”文件《2017-2018年清理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9年时间国家层面一直在坚决反对医药卫生领域的垄断。
2017年1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印发“发改价监〔2017〕2091号”文件《2017-2018年清理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以下称《发改委工作方案》)。
《发改委工作方案》对清理步骤提出明确要求,分五个阶段推进:自查梳理、审核排查、公开清废、总结汇报、督促检查阶段。
第三阶段(公开清废)要求,在2018 年 5 月之前,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对清理出的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形成处理结论,并按程序予以废除或者调整。
随后,国家卫计委正式发函。1月29日,国家卫计委网站上发布了“国卫办法制函〔2018〕86号”即《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我委现行政策措施文件排除限制竞争情况意见的函》。
国卫办法制函〔2018〕86号明确要求“对委本级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包括现行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进行清理。”
仅依靠以上两个文件,我们就能看出全国各地正在执行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不合理的管制均在被清理的范畴。
▍药品招采垄断严重,药企委屈多年
昨日,赛柏蓝向齐鲁制药的一位工作人员了解到,地方招标中地方保护和限制竞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普遍存在,而药企对此毫无办法。
实施十多年以来,全国各地以集中招标采购名义出台的诸多相关管制政策,导致的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政垄断、指定配送中标,甚至商业贿赂等现象在不同地区时有存在。
垄断、指定配送、采购,限制医疗机构的自主选择配送权和招标权等问题在业内广泛存在,反映强烈。
《2018第十届医药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料集》这样形容现行的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目前由地方政府包办的药品招标政策严重走偏,异化为变相的行政审批,衍生出了诸如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政垄断、指定配送中标、甚至商业贿赂等一系列问题。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垄断、地方保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不利于医药行业优胜劣汰,也会削弱药企跨地域兼并重组的动力、放缓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步伐,甚至不排除为省内医药企业就个别品类规格的药品串谋抬高价格创造条件,最终加重病患负担。
▍多起限制竞争案件已被发改委查处
据赛柏蓝查询,2017年底至2018年初,国家发改委已经在网站上接连公布了多起地方发改委在此前查处的涉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案件。
昨日(3月30日),中国政府网官方微信发文提出,“即日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在中国政府网开通涉企政策措施不落实投诉平台。”看来,药企又迎来一个好消息。
信息来源:赛柏蓝
|